创新“赣抚”模式 打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贤样板”

破解“水费征收难”“设施管护难”“田间管理难”“资金投入难”等农田水利工程养护难题,初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从“没人管,没钱养”向“有人管,有钱养,养得好”转变。进贤县创新“赣抚”模式,努力打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贤样板”。

进贤县全县耕地面积113.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8.89万亩,辖区有1座大型灌区、7座中型灌区和189座小型灌区,其中省管大型灌区——赣抚平原灌区灌溉面积占全县灌溉面积约为20%。

此前,全县仅赣抚平原灌区进贤片和秧塘、钟陵、马咀等3座中型灌区的骨干工程有专管机构,其余灌区均无专管机构,县级农田水利设施普遍缺乏管护主体,管理模式粗放,渠系水利用系数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该县明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有效监管”的改革路径,创新构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确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县域实际、具有进贤特色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养模式。

“我们把全县灌区分成3个维养片区,每个片区设片长1人,配备20-30名维养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组建80人的专业化维养队伍,通过岗前专业培训和资格考试后持证上岗。”进贤县水利局农水股负责人邓建华说。

该县深化物业化维养模式改革,确定维养主体,建立“以大带小”的管护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定县骨干工程的维养单位,清晰界定管护需求、标准。明确维养范围,将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和防洪工程一并纳入维修养护物业化服务采购范围。

此外,该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落实精准补贴经费1000万元,用于全县骨干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维修养护。大力实施差异化管护机制变革,将水利工程分为省管工程、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工程管护资金相应实行分级管理。同时确定供水价格,农业供水水价采用“一区一价”和 “一县一价”模式。水费收取则采取“村账乡管”的办法,将水费收取将交由村委组织,建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

“经初步统计,全县的水费收缴率由以前的30%提高至目前的90%,用水户的节水观念增强了,有偿用水的理念提高了,缴费意识提升了,为推进实现农业节水的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邓建华说。

日前,连接衙前乡和下埠集乡的秧塘西干渠道全线贯通,看着秧塘水库里的水沿着渠道汩汩流淌,衙前乡贯坑村种粮大户吴城喜上眉梢,“以前我们东西干渠没有开通的时候,放水要三天才能到我们田间,现在只要一天半,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灌溉效率。”

创新“赣抚”模式 打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贤样板”

据进贤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舒松斌介绍说,秧塘西干渠道全长16公里,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处于堵塞的状态。该县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渠道进行清淤、除草、清除障碍等工作,打通灌溉供水网络,激活田间活水。

“引入赣抚模式开展全县工程维养工作半年多以来,管护效果十分显著。全县80%多的骨干渠道实施了维修、养护,受益面积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80%,农业灌溉用水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舒松斌说。

此外,进贤县还积极探索信息化监管考核机制,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致力于实现大数据互联、多信息共享、全过程监管。不断推进改革成果体系化,研究制定一系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文件,建立健全日常巡查、清淤除杂、渠岸修复等一整套维养制度,并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肖国瑞)

来源:进贤县委宣传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